《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涉煤重點
時間: 2017/2/20 點擊: 次
★指標任務
2020年末,煤礦百萬噸死亡率比2015年末下降15%。
★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
煤礦:依法推動高瓦斯、煤與瓦斯突出、水文地質條件復雜且不清、沖擊地壓等災害嚴重的不安全礦井有序退出。完善基于區域特征、煤種煤質、安全生產條件、產能等因素的小煤礦淘汰退出機制。新建、改擴建、整合技改礦井全面實現采掘機械化。優化井下生產布局,減少井下作業人員。推進煤礦致災因素排查治理。強化煤礦安全監測監控和瓦斯超限風險管控,優先推行瓦斯抽采、區域治理,促進煤礦瓦斯規模化抽采利用。構建水害防治工作體系,落實“防、堵、疏、排、截”五項綜合治理措施,提升基礎、技術、現場和應急管理水平。強化煤礦粉塵防控,推進煤礦粉塵“抑、減、捕”等源頭治理。加強對爆炸性粉塵的管理和監測監控,嚴格對明火、自燃及機電設備等高溫熱源的排查管控,杜絕重大災害隱患的牽引疊加。推動企業健全礦井風險防控技術體系,建立礦井重大災害預警、設備故障診斷系統。
★煤礦重大災害治理重點
瓦斯:通風系統不完善、不可靠,抽采系統能力不足,瓦斯治理不到位,防突措施不落實,瓦斯超限作業,監控系統功能不全等。
水害:水文地質條件不清,探放水未落實“三專”(專業人員、專用設備、專門隊伍)要求,承壓水超前治理不到位,未按規定留設或開采放隔水煤柱等。
沖擊地壓:沖擊地壓礦井采掘布局不合理,未進行沖擊地壓預測預報,未有效實施解危措施等。
粉塵:粉塵防控體系落實不到位,粉塵檢測檢驗和防治標準不健全,粉塵檢測監控系統不完善,粉塵防治技術措施實施不到位等。
★安全生產科技研發重點方向
煤礦重大災害風險判識及監控預警;超大規模礦山提升運輸系統及自動化控制;露天礦山高陡邊坡安全監測預警;塵肺病與職業中毒防治;粉塵爆炸事故防控;高危作業場所人員安全行為自動識別;安全監管監察智能化。
★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在礦山、危險化學品等高危行業領域實施“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到2020年底礦山、危險化學品等重點行業領域機械化程度達到80%以上。
★安全生產工藝技術推廣重點
大型礦山自動化開采;中小型礦山機械化開采;井下大型固定設施無人值守;礦山地壓災害監測與治理。
★信息預警監控能力建設工程
建設全國安全生產信息大數據平臺。推動礦山等高危行業企業建設安全生產數據采集上報與信息管理系統,改造升級在線監測監控系統。
★風險防控能力建設工程
推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升級;推進、煤礦安全技術改造;創建煤礦煤層氣(瓦斯)高效抽采和梯級利用、粉塵治理,兼并重組煤礦水文地質普查,以及大中型煤礦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等示范企業;建設智慧礦山。
★職業病危害治理能力建設工程
開展全國職業病危害狀況普查、重點行業領域職業病危害檢測詳查。實施以高危粉塵作業和高毒作業職業病危害為重點的專項治理。建設區域職業病危害防治平臺。(摘自:《中國煤炭報》)
------分隔線----------------------------